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论文_规范化培训护士在
2022/05/02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1 访谈提纲
1.2.2. 2 资料分析
1.2.2. 3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主题1:角色适应不良
2.2 主题2:负性心理体验
2.2.1 挫败感
2.2.2 愧疚感
2.2.3 焦虑感
2.2.4 恐惧感
2.3 主题3:沟通能力欠缺
2.3.1 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不足
2.3.2 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不畅
2.4 主题4:儿科急诊带教的需求
2.4.1 人文关怀需求
2.4.2 规范带教的需求
2.5 主题5:儿科急诊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需求
3 讨论
3.1 重视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的入科培训
3.2 重视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期间的心理变化
3.3 重视儿科急诊特色规范化培养方案的构建
3.4 重视儿科急诊特色技能的提升
4 小结
文章摘要: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的真实体验,为改进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的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带教方案提供参考,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的质量提升。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9名在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且轮转周期>2周的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工作体验可归纳为角色适应不良、负性心理体验(挫败感、愧疚感、焦虑感、恐惧感)、沟通能力欠缺(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不足、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不畅)、儿科急诊带教的需求(人文关怀的需求、规范带教的需求)、儿科急诊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需求5个主题。结论: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存在矛盾心理和特殊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的心理变化和培养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规范的带教内容,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的质量。
文章关键词:
作者单位:
论文分类号:R47-4;C975